在湖北各大高校,有130多位来自台湾的老师,他们在三尺讲台上有着哪些有趣的故事?《台湾青年在武汉》,今天就来认识其中一位。
刘芝兴问同学:“苍海一声笑,你会唱吗?”
学生:“我不会,我唱歌很难听的。”
刘芝兴:“就喜欢这种唱歌难听的,要不就你来吧。”
刘芝兴: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。”
幽默、风趣,是刘芝庆讲国学的一贯风格,这位台湾籍教师在武汉已经工作了8年,对荆楚文化的喜爱也与日俱增。
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芝庆:“只要放假,我最喜欢就到黄鹤楼,到户部巷,甚至远一点的地方,襄阳、隆中、赤壁等等,去感受一下这边的地气,久而久之渐渐就越来越熟悉了。”
回忆刚来武汉时,刘芝庆很感慨,那时,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教学环境、语言习惯,他甚至紧张到睡不着。
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芝庆:“当时我们院长讲了十句话,我大概只听得懂两三句,他们说你这个论文还需要打磨,我就听不懂打磨什么意思,我以为是印出来的纸皱了,又重新去印一份,后来我才知道打磨是修改、调整的意思。”
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刘芝庆所在的湖北经济学院,有40多位台湾籍教师,为了让他们快速融入,学校想了不少办法。
湖北经济学院人事处处长李颖:“生活上,为台湾老师专门做了台湾教师公寓,让他们拎包入住的套房,工作上,我们会根据每一个台湾老师的这种特长,为他量身定制一些平台,比如说我们成立的国学班。”
慢慢地,刘芝庆在武汉有了归属感,他在文学上的特长,也得到了发挥。现在,他的古代汉语言文学、国学研究等课程,很受学生们的欢迎,刘芝庆不仅连续出版了两本学术专著,还评上了副教授。曾经忐忑不安的他,如今,是满满的踏实感、获得感。
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芝庆:“我想起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的一段话,初极狭,才通人,我觉得我在这边生活就是这样,如倒吃甘蔗、如渐入佳境,我觉得在这八年之中,我不但适应了这个地方,而且我也越来越认同这里。”
在刘芝庆的影响下,妻子陈世昀和其他亲友,也都来到武汉工作,湖北经济学院也成为全省台湾籍教师最多的高校,在这里,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。
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黄学文:“我是由我们学长刘芝庆老师推荐过来,他跟我说,你现在年轻,来这边走走看看,也许就在这边扎根,也说不定,湖北的生活我觉得还不错,让我们有种回家的感觉。”
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芝庆:“什么是家呢?出生地是一个家,你对一个地方有感情,认同它了,它也是一个家,当我寒暑假回到台湾的时候,我也想念武汉的家,我想这就是家,你认同这个地方愿意为它奉献,这个地方也给予你了很多成长的机会,这就是家,有了家就有乡愁。”
(长江云新闻记者 沈雅洁 王磊 李慕文 责任编辑 严泉泉)